失去流量入口,没有保险科技灵魂,轻松集团难“轻松”

微信图片_20210629172017.jpg

6月25日,在北京三里屯洲际酒店,轻松集团与安盛保险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宣布要共同聚焦家庭保障,在保险教育、保险创新、健康服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

法国安盛公司(AXA)是全球最大保险集团,在轻松集团的轻松互助被关停之后,轻松集团此次高调签约安盛保险,似乎是意在向外界传递信号:轻松集团还是一家强大的互联网保险平台。

那么,在轻松互助关停,缺少了导流利器之后,轻松集团的互联网保险还能“轻松”得起来吗?

失去流量入口的尴尬

2014年成立的轻松筹,是国内第一家社交众筹平台。2019年9月19日在轻松筹5周年之际,创始人杨胤宣布,轻松筹更名为轻松集团,当时旗下共有5大板块——轻松保、轻松互助、轻松筹、轻松公益、轻松健康。

轻松集团的商业模式很好理解,轻松筹、轻松互助聚集流量,保险业务变现。轻松筹、轻松互助等板块不是赚钱的业务,但却是维持其闭环商业模式运行不可或缺的流量池。

2021年3月24日,轻松集团的轻松互助业务紧急叫停。而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水滴互助、美团互助、悟空互助、小米互助、360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宣布关停。网络互助出现关停潮。

对此,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4月份在公开场合表示,网络互助存在潜在的风险。

阐述原因,肖远企表示,“是慈善就归慈善。但是如果超出这个形式,打着互助的旗号从事金融业务、保险业务,这就偏离了互助本身的范畴。”

大病众筹网络互助,本来是慈善行为,但是一旦将其作为互联网引流的流量入口,和平台自身的保险业务结合起来,这样的定位就招致监管风险。

即便轻松互助不碰触监管红线,不被紧急叫停,互助作为互联网保险公认流量入口、优质转化平台的优势,也正在减退。

以拥有互联网技术优势并大大提升了效率的蚂蚁集团相互宝为例,也免不了走在了下坡路。

相互宝曾创造了一年加入会员数破亿的奇迹,成为业内标杆。在2020年11月,该平台会员一度达到1.06亿人的最高峰后,很快便迎来“雪崩”——参与分摊人数快速下滑。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6月第1期,相互宝参与分摊人数跌至8299.56万人。

连拥有技术优势、流量优势的蚂蚁集团相互宝,日子都不好过,更何况是轻松互相呢?

截至3月24日,在轻松互助宣布正式关停之前,其最后一次分摊公示显示,轻松互助均摊人数为1734.8万,这比其巅峰时期的6000万,跌幅远超三分之二。

保险科技属性不强 难破局

轻松筹创立之初,很多卖保险的人在轻松筹平台捐1元钱,然后留言:“与其事后轻松筹,不如事先买保险。”这引起了轻松集团的注意。

因为轻松筹平台上存在的供求关系的双重核心用户群体与保险的用户群体高度吻合,大病筹款和保险产品核心用户匹配度极高。

这也是轻松集团“聚集流量,保险变现”商业模式的支撑。

不过,有分析人士指出,轻松集团互联网保险定位的尴尬之处还不仅是政策风险,还在于其自身并没有多少互联网基因。

“互联网+”的决定性意义在于,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行业效率带来巨幅提升,但是轻松集团借助互联网开展保险业务的时候,平台自身并没有什么互联网技术含量,其业务还是类似传统的保险中介公司,这样也就无法实现互联网保险的效率。

轻松集团没有公开的业绩数据,但与已在美上市的水滴业务模式非常近似,水滴的商业表现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问题。

水滴公司在赴美上市时,疾风财经曾做过深度报道。

在水滴公司的收入中,来自于保险佣金的占比已经接近90%,如果没有网络互助和大病众筹业务,水滴公司就是一家不折不扣的保险中介公司。

而这样一家营收30亿人民币,净亏损6.6亿元的保险中介公司,在打出保险科技的名牌后,估值就接近了50亿美金。

要知道全球最大的保险中介公司威达信集团(Marsh & McLennan),2020年营收172亿美元,大约是水滴公司的37倍。这家2020年净利润高达20亿美元的保险中介巨头,目前的市值不到700亿美元。

单纯的玩概念不可长久,资本市场向来以实力论输赢。

5月12日,水滴公司在纽交所上市首日即告破发,5、6月份交易时间以来,股价一直在6-8美元之间浮动。

而6月17日,水滴公司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公司一季度净亏损为4.8亿元,比照上市之前亏损幅度有所扩大。

国际上一般公认,当人均GDP增长到1万美元附近,保险需求就会迎来爆发性增长。中国的人均GDP已经连续突破了1万美元,正在无穷接近那个爆发点。

当互联网遇上保险,科技赋能于保险,令人产生无限遐想,保险科技概念也被烘托至顶峰。轻松集团、水滴公司这类互联网保险平台,既不强互联网、也无保险硬核,其商业表现也就举步维艰。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