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投诉,某共享充电宝在使用1小时22分钟后,被收取23.94元。核算下来,每小时将近16元。
曾几何时,共享充电宝还在1元时代,如今4元起步已然成为标配。
市面上共享充电宝功率在10W左右,充电100小时消耗1度电,按商业电费算最多也就1.8元。
这个什么电要这么贵?
跟时间做生意
一切为了增利
前几年在某档脱口秀里被吐槽是“百年老电”的共享充电宝,身价已经翻了好几倍,在酒吧KTV、景区这类人员密集的地方甚至能涨到十几元一小时。打开黑猫平台,输入怪兽充电、街电等,投诉数量少说从两万条打底,大部分内容涉及乱收费、客服沟通不畅、强制消费等。3月14日,工信部发布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SDK)通报,怪兽充电(欺骗误导强迫用户)等在列。
其次就是其令人心焦的充电速度。
据专业测试数据显示,共享充电宝30分钟手机充电量最多达到20%,60分钟手机充电量才能到40%左右,有些品牌手机90分钟的充电量才过40%。很多后台投诉就是“把充电宝的电全部充完,手机才到30%。”更悲剧的是,如果找不到归还点不小心带回家,立马扣99元。
事实上,共享充电宝们对提速并不感冒,一是与他们做的时间生意相悖;二是做成快充,安全隐患随之增加。况且共享充电宝的应用场景往往是“江湖救急”,产品价值在于“有”而不是“快”。
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广安供电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总队长蒙媛提出,共享充电宝应当创新收费形式,从“以小时计费”的收费规则转变为以“充电度数”多少进行计费。
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研究报告》指出,随着快充技术日渐普及,共享充电宝的使用需求将大大减少,怪兽充电未来的业务增长持续性或面临较大挑战。又鉴于手机电池技术还处发展期,共享充电宝仍享有一定市场份额。如果未来手机电池技术得到明显优化,比如能量密度更高的核能电池、石墨烯电池、固态电池方案开始成熟,共享充电宝的市场将面临萎缩挑战。
不过回归本质,共享充电宝做的是租赁生意。想要获利,必然要从提高租赁单价和增加租赁次数这两方面入手。
可惜,共享充电宝们只学会了前者。
行业唯一股
市值缩水超九成
作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第一股也是唯一一股——怪兽充电(EM.O)于2021年4月登陆纳斯达克。截至5月20日美股收盘,怪兽充电报1.09美元/股,较上市首日开盘价缩水近九成,市值也从27亿美元跌至2.81亿美元。
3月28日,怪兽充电披露了2023年业绩报告,告别了连续两年的亏损。2023年净利润为8770万元,2022年的净亏损为7.112亿元。而之前亏损主要原因为营销成本过高,2021年至2022年,怪兽充电的销售和营销费用29.5亿元,27.12亿元,分别占总营收比例82.3%、95.6%。去年大幅压缩营销开支至15.07亿元,占比降至51%。但收入成本上涨明显,毛利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分别为84%、80%、59%。
对于竞争激烈的共享充电宝行业而言,市场份额是营收的基础保障。具体到线下,便是覆盖到尽可能多的点位(POI)和代理伙伴。怪兽充电的移动设备充电业务为直营+代理模式。在直营模式下,通过向商户提供移动设备充电服务和销售移动电源来产生收入。在代理模式下,通过向代理商提供移动设备充电解决方案、销售移动电源和充电柜来取得收入。2021年至2023年,直营模式收入为25.32亿、16.18亿、10.83亿,呈逐年下降趋势。代理模式收入为10.27亿、11.96亿、17.86亿,已经超过直营的规模。利润分成方面,直营点一般在50%~70%,代理点分成比例最高已达96%。
把面铺开了,还要切入一些品牌传播的重要场景。怪兽充电先后与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北京环球影城等达成合作,据媒体报道,当时与环球影城合作,光入场费就高达700万元以上。未来,此类高昂的入场费都会挤压到怪兽充电的利润空间。
加入最热的光伏发电
经过多年发展,共享充电宝的市场竞争格局已比较稳定,怪兽充电、美团、竹芒科技(街电+搜电)、小电占据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继续花重金扩张容易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局面,怪兽充电不得不去探索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怪兽充电主营的是移动设备充电业务。2021年、2022年,该业务收入分别为35.59亿元和28.14亿元,占总收入99.3%和99.1%,其他业务收入仅占0.7%、0.9%。而到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占比降至97%,其他业务占比跃升至3%,从2022年2457万元增长264.0%达到2023年的8943万元。
年报中提到,怪兽充电于2023年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推出分布式光伏项目的工程、采购和施工(EPC)承包商服务。天眼查显示,怪兽充电创始人蔡光渊成立了名为天辉新能源的公司。公司自2023年起同时通过建设出售和自建两种模式布局分布式光伏业务,前者指由怪兽充电投资建设光伏电站,电站建成后将其出售给其他运营商以获取收益,后者则是怪兽充电自建光伏电站并长期持有运营以获取持续的发电收益。
怪兽充电旗下的新能源公司官网
都是关乎“电”的生意,这个光伏发电更好赚吗?
确实在2022年以来,光伏头部企业净赚百亿屡见不鲜,行业的高利润吸引了众多跨行玩家进入。2022年,国内跨界光伏进行布局和项目开发的上市公司就多达79家。
经历过去3年左右的上升周期,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光伏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光伏属于典型的周期性产业,此时行业正处出清阶段,很多跨界企业开始陆续撤退。
而怪兽充电选择在这个时间段踩进光伏赛道,将更加考验它的资金、技术与资源实力。